理财和保险不得不防的11个陷阱
理财和保险不得不防的11个陷阱
来源:网洛
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“衣橱里的骷髅”,金融理财行业也不例外。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,这些行业也不乏一些或明或暗的潜规则或秘密,这些小把戏会把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引入误区,如银行为销售理财产品往收益率注水、机构荐股实质盯上股民频繁买卖股票的交易佣金、保险公司借助各种讲座忽悠市民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等等。
理财经理不会告诉你的秘密
预期收益率达10% 实际收益率亏9%
1 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本金会损失
案例:2007年1月份,一位投资者在某银行购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,申购金额10万元。该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,本金100%全额保证,可能最高收益率封顶为18%,最低收益率为0%。眼看该理财产品快到期,这位投资者致电银行的理财经理询问,却被告知产品的预期收益可能为零。这位投资者表示,在牛市行情中出现这样的收益让人难以接受。
提醒:只给出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保本浮动型产品,看似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有机会追求最大收益,但投资者购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着保本到期日仅能收回本金,或未到保本到期日赎回而发生亏损的可能。
2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水分多
案例:有投资者国庆前在银行看到一款33天期限的理财产品,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.2%,面对诱人的收益率,该投资者立刻认购。买后才知道,按照合同规定,这款产品到期日为
提醒:理财产品的资金占用天数绝对不只是计息的那几天,加上募集期和到账日,资金的实际占用天数往往会多出5天至9天,长短不一的“资金募集期”和“清算期”利率一般按照活期存款利息或者不计息,摊薄了名义上的“预期收益率”,是收益率注水的元凶。因此购买短期理财产品,不能只关注它的实际投资期限,还要看资金的实际占用时间,以充分提高资金的时间利用效率。
3 预期收益不是实际收益
案例:最近媒体报道,烟台市民王女士听信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的介绍,称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10%,比银行利率高得多,因为认购起点较高,王女士和她的几个朋友一起凑了100万,购买了该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。过了一年,不仅没多,连本都赔进去了,100万只剩下差不多91万,亏了9%。王女士经历了这次“理财”之后,很“受伤”:“我们哪里知道收益和预期收益的区别?这不是误导是什么?”
4 提前还贷需预约排期
案例:近日,市民黄先生反映,几年前他因购买房屋向某银行申请贷了17万元款,
5 信用卡分期付款费用比利息高
案例:看到银行推出的刷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购电脑宣传广告,吴小姐刷信用卡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,事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免息分期付款,实则比银行的正常贷款利率收费还高。“我买的电脑价格15600元,申请的是12期分期付款计划,根据银行规定,每期需要按照消费总金额的0.6%来缴纳分期付款的手续费。”吴小姐算了一笔账,自己每期需要支付本金1300元和手续费93.6元,12期分期付款共需交纳手续费1123.2元,而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,一年利息仅为898.56元。
保险经纪不会告诉你的秘密
宣称分红率保持在4%以上 实际两年分红仅几十元
1 分红计算基数不是投保金额
案例:市民李先生2009年购买了一款缴费20年的寿险产品,在投保的时候,保险业务人员介绍了产品的特点每年都可获得分红,他介绍,公司这几年的分红率都保持在4%之上,“如果你的分红不取出来,不仅可继续分红,还可有复利”。李先生觉得,现在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才3%左右,如果分红有5%,还可复利,这个收益比较可观。“我每年缴1万元,分红就有500元,再加上复利,20年之后很可观。”李先生投保后也没有特别关注,今年他搬家的时候才翻出了保单,打电话到保险公司咨询,发现自己两年的保险分红不过几十元。李先生听到这个数字觉得不可思议,“几万元保费放在银行里做活期储蓄,也不止这么点钱!”
2 保险专家讲座实为推销会
案例:罗小姐收到代理人致电,称有某位理财专家的讲座,业内一张门票被炒到上千元。到现场后果然讲座上有一位专家,罗小姐当时对保险产品一无所知,印象深刻的是投资收益相当高,因此动心购买了,不过随后的收益非但没达到专家所说的数字,账户更是一亏再亏,最后只剩下本金的30%都不到。
提醒:会议营销是保险公司惯用的一种营销方式,通过该方式获得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三成以上。会议营销本身无可厚非,但有保险公司不诚信,经常连哄带骗,骗消费者参加各种酒会、推介会、答谢会、回馈会、养生讲座、风水讲座等时,忽悠不恰当的消费者购买保险的。保险公司的这会那会,消费者要问清楚之后参加,小心遭忽悠。如接到上述邀请,应及时同保险公司取得联系以证实集会的真实性。如已去参加或者已上当受骗的消费者,应及时收集证据,与保险监督部门取得联系,积极投诉,讨回公道。
3 电话回访,不要随便回答“是”
案例:上面案例中的王婆婆,在发现自己投保的保险产品“货不对板”,就打电话到保险公司去投诉。但对方告知王婆婆,保险合同是王婆婆签名确认的,而且保险公司对王婆婆进行过电话回访,对王婆婆提到的保险期限、保险利益都进行过告知,王婆婆也予以了确认。这时候王婆婆才想起来,当年购买保险的时候,销售人员曾经跟她说过,“她说保险公司过几天会给我打电话,主要是介绍一下产品,到时候让我就随便回答知道了就行了,我也没有多想。”王婆婆回忆说,时隔三年多,她已记不清当时保险公司跟她询问的内容了,但自己应该都是顺口应承下来。
提醒:根据现在的保险销售规定,除了要投保人亲笔书写保险风险提示、签字确认保险合同之外,保险公司还必须对投保人进行投保回访。“因为保险产品基本都是由保险营销员销售出去的,在销售中很难避免存在描述错误、故意误导或双方对某些意思理解有误差等问题。所以这个程序的设定就是为了公司要确认,投保人确实是自己投保,并且确实知道保险的保障内容和各种风险。”保险专家解释称,一般电话回访中都要确认投保人是否投了这份保险,是否知道这份保险的保障内容,是否知道这份保险的风险,比如提前退保有损失等等。很多投保人在接到此类电话的时候,为了避免麻烦,回答问题也是敷衍了事。殊不知,这种顺口回答已经成了自己确认知晓各种风险的证据。
4 人人都是贵宾,喊停的产品未必要停
案例:刘总正想给家人买保险,林先生是经朋友介绍的代理人,双方就约见沟通。见面后,林先生就表示他们有一款非常好的产品,只销售给VIP客户,有多项优惠及特别的保障,而且很快就要停售。该款万能险,每年存进去1万元,每年都有利息拿,而且很灵活,想取就取,想存就存。刘总对保险不熟悉,心想反正也要买保险,既是朋友介绍,而且说就要停售了,所以很快就签约了。事后才得知自己买的万能险是要扣除初始费用、管理费等杂费,第一年的扣除比例达保费的60%,所谓的想取就取根本就不是取出本金。知道实情后,刘总大呼上当。
提醒: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接受培训时,除熟悉保险产品、了解一些保险基本知识外,更重要的是要背诵许多标准化的“话术”,所谓“保险公司的贵宾客户”很可能只是他们推销“话术”的一部分。保险公司销售产品时,有人群定位,但没有说定位高端人群的产品,一般人就不能购买,所以不管是电话销售与代理人所说的“贵宾待遇”,都只是销售手段。至于产品停售,那说明会有更好的产品面世,而且保险公司经常天天喊停,却迟迟不停,因此不必急着购买,还是要多考虑产品是否适合自己。
5 出了意外,并非获赔意外险总保额
案例: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多,作为公司销售业务的小张经常在外出差,偶然一次差点遭遇意外车祸的他,开始对各种意外险产生了兴趣。“因为我说要便宜实惠的,他就给我介绍了一种产品A,这一款产品,保额是100万元,什么坐飞机、坐汽车、坐火车,甚至坐地铁都有得赔,保费一年200多元。”为了保险起见,小张也上网去搜索了同类产品,他发现有另外一款类似的意外险产品B,“保额只有60万元,也都是保这几样,但保费要将近千元。”小张有点纳闷,难道真的是朋友给他打了折扣?
6 投保后可取回本金,其实是退保
案例:2009年,王婆婆在银行存钱的时候,银行里一位驻点的保险公司营销员向她推荐一款保险产品。“工作人员当时说,这个产品跟存钱差不多,但收益又高一些,而且过两年我就可随时取出来,而且如果觉得每年存一两万元太多,过两年还可自己减少,保险继续有效。”于是,王婆婆就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购买了这份保险。但是今年,王婆婆联系保险公司想把这笔钱取出来,对方告知她,钱是可以取,但只能算是退保,而且计算了一下,如果现在退保,她已经缴纳的5万多元保险费,只能退回来不到3万元。王婆婆一听傻了眼,怎么说好的可以支取本金,现在却变成了退保。
相关阅读:
-
没有相关信息
新闻签收:
网友评论:
- 推荐文章
- 热点文章
- 福禄贝尔的幼儿教(图)(16138次)
- 【吃鱼的讲究】1、(图)(14440次)
- 陶行知论因材施教(图)(11789次)
- 以色列之母——果(图)(11356次)
- 如何消除鞋子臭味(图)(11332次)
- 怎么养小发财树(图)(8603次)
- “提灯女神”——(图)(8340次)